8个参考标准:筛选出适合幼鸽大奖赛的种鸽

随着信鸽赛事在国内的发展完善和不断丰富,参赛鸽年龄较低的幼鸽大奖赛也逐渐走入了鸽友们的视野中,这些赛事往往因为赛距设定适中,奖金金额高而受到鸽友们的喜爱。今天的文章,将从8个参考方向入手,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些关于幼鸽大奖赛种鸽选择的经验。

一、血统的选择

作为幼鸽大奖赛种鸽的选择,种鸽在血统上一般以具备早熟特性的赛鸽为宜。另外,还需要同时兼备中短程赛事距离下竞翔速度快的优势特征。

二、赛绩的参考

备选种鸽本身的参赛成绩优异,其首次参加幼鸽大奖赛的赛绩尤为需要重点关注。除此之外,该羽鸽子直旁系三代的竞翔表现也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。

三、外形的观察

鸽子的体态线条匀称自然,肌肉发达富于弹性,骨骼硬扎而有一定弧度,耻骨紧闭上提,上手的感觉有张力和上浮力,羽毛柔软紧薄贴身,瞳孔收缩有力乌黑放亮,翅膀肌肉厚实粗短有力。具备这些外形特征的赛鸽都是可以作为种鸽的留备选择。

四、参赛羽数和分速

参赛羽数应当视司放规模而定,能在一众赛鸽中脱颖而出的为佳者。分速则应该进行客观的分析,由于天气情况导致顺风逆风情况不同,分速的差异也会存在较大的变化。

五、以赛事级别为参考

幼鸽大奖赛的赛距设定和种鸽的赛事表现情况应当是相匹配的。例如,参加300-500公里赛程范围的幼鸽大奖赛,则种鸽也应对照其300-500公里的赛事表现为参考。

六、依据季节的不同来选择种鸽

南方春季雨水较为丰沛,雨水期相应较长,在种鸽的选择上则应当选择对恶劣天气适应性好的鸽子作为种鸽。秋天北方天高气爽多晴天,在种鸽的选择上则应当选择晴天快速鸽做种鸽。

七、种鸽年龄的选择

一般情况下是选择1-3岁年轻鸽做种鸽为宜,雄鸽年龄可适当放宽。

八、地理环境的参考

丘陵山区一般选择体形较小,身材呈竹筒型的种鸽作种。平原地区一般选择体形较大,身材呈三角形的种鸽作种。

Comments are closed.